本次測試主要是同一個燈,用不同的功率和光譜進行測試,經歷4個月,目的是尋找出適合自己缸里情況,適合自己辣椒榕生長的光譜和光照時間。
一、設備硬件:90.45.45缸;泥是2年的尼特利初代;燈用的尼特利app版120瓦大燈盤;過濾使用漁者的8升雙進雙出前置,15升雙進單出主桶,前置用的下面用了3塊粗、中、細由下往上放置的生化棉,其他全是羊絨棉,主桶用的no1吧,濾神小方塊啊,便宜的玻璃環呀,濾材棒啊,各種自己以上養魚剩的濾材,放這么雜是因為桶裝的多了,不想多花錢買濾材,因為我覺得,濾材只有有就行了(完全個人觀點);二氧化碳一秒一泡。
二、測試過程:
1.夏天水溫高,都用的低功率50瓦,為了避免暴躁光照時間在6以內,換水都是自己閑了想起來換一次很佛系;
2.8月到來,天氣轉涼,缸內水溫25攝氏度,看著辣椒榕的狀態好轉,開始琢磨如何讓它們發色,于是開始了自己的測試,8月中旬,首先將燈光強調調到了70~80瓦9小時,(圖1,圖2)光譜是自己設置的自定義,紅色光譜拉滿,加了半包巧彩根肥。中間請教過微閱草堂,客船2001等大哥,他們都在用肥方面和燈光方面給予了指導,有問必答真的很好。
3.堅持了一個月,9月中旬,開始發現肥沒跟上,辣椒榕全面展現出缺肥狀態,葉子全面出現了魚骨紋(圖3),玄武海的沒有拍照記錄,太丑了,發現問題不對,就減了光照時間和強調度,調整了光譜,調為暖色光譜和紅色光譜,功率為30瓦,光照時間為12小時(圖4),剪了所有出魚骨的葉子,準備重新發新葉。維護方面采用1周一換水的方式。
3.10月份,辣椒榕生長迅速,發色還是不理想不驚艷(圖5),我就沒有再變化光譜了,水溫還是室溫24度左右(我們這里有暖氣)。繼續堅持著,到了11月10號(圖6),又加了半包巧彩,這中間沒有填加過微量元素,直到11月3號找東西的時候發現了朋友(褚禾)送的一瓶AF微量元素體驗裝,順手滴了10滴,過了幾天發現辣椒榕的顏色有了明顯的變化(圖7、8)。
三、結論
辣椒榕的發色之我見。1.溫度(22~25度);2.燈照時間要長12小時以上,功率要低,沒必要太高,高了肥不跟上出魚骨,肥跟上徒長;3.穩定的碳源;4.定期加肥和換水,微量元素對辣椒榕的發色很重要。以上純屬自己測試,自己觀點,謝謝各位看官的支持,希望你們也能在自己的摸索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。
讓辣椒榕發色燈照時間光譜使用之我見
-
相關文章
-
野k長了點
這種紫紅色會持續嗎 -
真不是水榕
三年的變化,我也不知道變成了啥! -
有沒有養迷你海厲害的大哥帶帶我
迷你海,養過的草里面最難養的,沒有之一。 -
夸綠
Bucephalandraultramafica喜歡生長在石頭縫隙、海拔130米以上的低地型。名字來于鎂鐵巖(Ultramafic)是他們附生的石頭品種。葉柄延伸的比較長、水上的葉尖有點像子彈頭、葉尖有時候會尖細很可能是環境問題,葉子會比較喜歡往上直立生長、這點很像K5。特點是葉形凹、直立、葉脈鮮綠色、葉柄長。這個系列資料很少、又名夸瓦迪斯辣椒由某采集者定名,并沒有權威機構命名,這是請教過鑫銘大神 -
讓辣椒榕發色燈照時間光譜使用之我見
本次測試主要是同一個燈,用不同的功率和光譜進行測試,經歷4個月,目的是尋找出適合自己缸里情況,適合自己辣椒榕生長的光譜和光照時間。一、設備硬件:90.45.45缸;泥是2年的尼特利初代;燈用的尼特利app版120瓦大燈盤;過濾使用漁者的8升雙進雙出前置,15升雙進單出主桶,前置用的下面用了3塊粗、中、細由下往上放置的生化棉,其他全是羊絨棉,主桶用的no1吧,濾神小方塊啊,便宜的玻璃環呀,濾材棒啊,
曉曉008
感謝分享
精神小草
學習
暴富暴富
感謝分享,學習了
呼啦呼啦嘿
感謝分享
北岸初晴
正在困擾之中
世界之樹
感謝分享
榕叔叔
感謝分享,正好開缸
畫心
我一直用椒榕模式??
恒恒
好多泡泡
貝殼1274615
12小時會不會有藻類